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冬令营游记——跨越冰雪与文化,一场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的探索之旅

作者: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部审核:新闻中心发布日期:2025-03-03

2月1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14名学生踏入了俄罗斯这片交织着历史与现代的土地,开启了为期两周的冬令营。从俄语课堂到克里姆林宫,从莫斯科大学校园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这既是一趟语言学习之旅,也是一场与文化深度对话之旅。

初遇莫斯科:从陌生到融入

2月1日,飞机降落在谢列梅捷沃机场,同学们拖着行李入住“大学”酒店。次日,采购生活物资、办理交通卡成为了同学们的“游学第一课”。“在手忙脚乱地换汇时,有俄语基础的同学主动帮忙翻译,这让我突然间觉得这座城市没那么遥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俄罗斯的雪。”来自广东的黎维政笑着说道。  

冬令营真正的挑战从俄语课开始。每天上午的课堂围绕“莫斯科”“俄罗斯历史”“文学”等主题展开,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对话,并用刚学的俄语介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穿梭历史长河:莫斯科的千年印记  

2月4日课程结束后,学生们踏着细雪走向红场,看到了俄罗斯最著名的景点——克里姆林宫。“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仰望圣瓦西里教堂的彩色圆顶,历史课本里的俄罗斯瞬间鲜活了起来”郭籽颐不禁感叹。

穿过红场,天使长大教堂(Archangel Cathedral)的白色石墙静静矗立,而在报喜大教堂(Annunciation Cathedral),金箔覆盖的穹顶与彩绘瓷砖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

2月5日,同学们来到莫斯科大学,踏入莫斯科大学主楼。这座斯大林式建筑,其尖顶竖立着著名的五角星。老师介绍道:“主楼高240米,曾被誉为‘欧洲第一高楼’。”随后,同学们还参观了校园内的罗蒙诺索夫雕像。雕像底座刻着这位科学巨匠的名言:“科学是照亮黑暗的明灯。” 在莫大校园中,同学们还“偶遇”了在深北莫的俄罗斯籍同学,“虽然俄语磕磕绊绊,但我们比划着交流了彼此的校园生活,发现他们对深圳奶茶和俄罗斯套娃的喜爱一样深厚。”郭籽颐笑着说道。

2月6日,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尽管同学们非艺术专业,但他们依然被这里的历史画面和绘画语言所震撼。“每幅画都在诉说俄罗斯如何用色彩描绘灵魂,比阅读任何历史书的感受更直观。”黄彦翔发出感叹。

圣彼得堡:雪中的北方威尼斯

2月7日午后,同学们搭乘“Sapsan”高铁抵达圣彼得堡。刚出莫斯科火车站,寒风裹挟着细雪从涅瓦河上扑面而来。“快看!河面还没完全结冰!”李可兴奋地指向远处。  

傍晚,同学们绕着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主楼散步。这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外表为红色外墙与白色立柱。领队老师介绍道:“这里正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地方。”

同学们蹲下身捧起雪花,互相抛洒。“在莫斯科没堆成雪人,没想到在这儿‘补课’了!张心悦的围巾上沾满雪粒,却笑得格外灿烂。

2月8日清晨,同学们乘坐的大巴缓行在涅瓦大街。19世纪的建筑群依次略过,有喀山大教堂、文学咖啡馆。“这里的每一栋楼都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摄影爱好者向星晔举起相机,捕捉街角青铜骑士雕像的剪影和圣以撒大教堂的金色穹顶。  

在冬宫博物馆,同学们看到了约旦阶梯、孔雀石厅、玛瑙立柱与镀金浮雕。同学们纷纷感慨,逛了四个小时,也只看了冬宫5%的展品。

2月9日,同学们来到叶卡捷琳娜宫,叶卡捷琳娜宫的琥珀厅成为此行的高光时刻。整面墙壁镶嵌着6吨琥珀。导游介绍道:“二战时这里曾被掠夺一空,现在是复原后的版本。”邹沐恩感叹:“叶宫的琥珀屋非常震撼,仿佛置身于某种生物的体内中。”傍晚,学生们搭乘“Sapsan”高铁返回莫斯科。 

卡洛明斯克庄园,现为莫斯科历史公园。2月10日,同学们踏着细雪,徒步在卡洛明斯克庄园。穿过苹果园、杏子园,同学们默默比较着谁能先到达徒步终点——彼得大帝幼年居住的小木屋。

2月11日,在谢肉节的预热活动中,学生们围坐长桌,看着当地人做布林饼。“按传统,每吃一口布林饼,冬天就离我们远一步!”卡佳老师一边介绍,一边示范如何正确地切盘子中的布林饼。  

2月12日,同学们迎来了最后一堂俄语课,塔玛拉老师以普希金的诗句作别:“愿你的未来纯净明朗,像此刻可爱的目光。”  

2月13日,谢列梅捷沃机场的登机口前,学生们交换写满俄语的明信片,信中写下了对彼此未来的美好祝愿,为这场冬令营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场冬令营,是14名学子与俄罗斯的“初见”,归程的行李中,装满的不仅是套娃和巧克力,还有对下一次相遇的期待。

冬令营之旅感言:

2024级国贸张心悦:克里姆林宫红墙切割莫斯科的暮色,冬宫孔雀钟的齿轮咬碎三百年光阴。

2023级经济徐姝涵:走进克里姆林宫,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俄罗斯独特的文化。

2024级管理科学郭籽颐:站在凯瑟琳宫的黄金大厅,我被沙皇那毫不掩饰的“炫富”方式深深震撼。

2023级金融科技向星晔:冰雪覆盖的街道,完美诠释了历史与现代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