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系学生研究论文获选参加第三十三届门捷列夫大学生竞赛(化学)第二轮比赛

作者:材料科学系审核:新闻中心发布日期:2023-03-01

日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系3名大四学生黄舒麒、Maria Baranova和王孟杰撰写的研究论文获选参加第三十三届门捷列夫大学生竞赛(化学)第二轮比赛,他们将于2023年4月16日-21日在伊万诺沃国立化工大学举行的第三十三届门捷列夫学术会议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据悉,第三十三届门捷列夫化学竞赛委员会共收到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等国家37所大学、25个城市的学生所提交的178篇研究论文。经俄罗斯一流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团队严格评选,有98篇研究论文入选第二轮比赛,其作者将以报告的形式在第三十三届门捷列夫学术会议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8A94B

黄舒麒(导师:材料科学系教师Malyshev S.A)的研究论文与新催化剂的研发有关。这些新催化剂几乎无处不在——从大规模的天然气加工到精细的有机物合成,例如运用于最新药物的制备。现代催化剂通常是复杂的复合材料,制作这些材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任务。在研究中,黄舒麒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成功制备金属氧化物,这种方法是在低温下温和地还原钙钛矿氧化物。该方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获得在复杂氧化物表面均匀分布且直径低于10纳米的催化活性金属纳米粒子,这种材料的结构具有高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这些材料已被证明是甲烷氧化和二氧化碳加工的活性和稳定的催化剂。

13FBB3

Maria Baranova(导师:材料科学系高级讲师A.A.Petrov)的研究成果是通过使用酞菁类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层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热-光稳定性。使用低成本的酞菁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提高基于酞菁的太阳能电池的热-光稳定性,并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在Maria的研究中,她制备了以酞菁铜作为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确定了其应用的最佳条件,并将其与基于Spiro-MeOTAD的装置的相对热-光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含酞菁铜的太阳能电池比使用Spiro-MeOTAD的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热-光稳定性,而对不同厚度的酞菁铜层的装置进行的研究则确定了实现太阳能电池最大效率的厚度。

CE77B

王孟杰(导师:材料科学系高级讲师A.A.Petrov)的研究是通过使用各种有机添加剂钝化光吸收层中的缺陷,成功地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他通过容液法制备出了基于钙钛矿结构化合物的半导体材料薄膜,对所获得的薄膜进行了表面改性,并研究了添加剂对其光学性质和结晶度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首次比较了所选钝化剂对所制备的吸光材料薄膜性能的影响。此外,他还基于所获得的薄膜制作了装置,测量并分析了其伏安特性。

据悉,门捷列夫竞赛自1990年开始举办以来,旨在从学生中寻找年轻有才华的化学学者和化学技术学者,并吸引他们从事独立自主的科研工作。往届的比赛获胜者当中已经有许多位成为博士和科学博士,并在俄罗斯联邦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其他国家的研究团队以及化学公司实验室中开展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系在2020年和2022年已有学生参加这项国际型赛事。

热烈祝贺三名同学和他们的导师所取得的成绩,并祝他们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