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深北莫学术事务部成功举办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讲座 ——聚焦教师角色转型 共探教育未来发展

作者:学术事务部审核:新闻中心发布日期:2025-10-27

10月23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学术事务部在主楼1306报告厅举办“教学技能在变革时代下的灵感与创新”专题讲座。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教育学博士利亚赫·尤利娅·阿纳托利耶夫娜教授担任主讲,学术事务部副部长王曼丽主持活动。

教育哲学的现代诠释:对话、经验与信任
  利亚赫教授以苏格拉底、杜威和孔子三位哲人的教育思想为引,阐释当代教学的核心价值。她强调,教师需从“权威角色”转向“思维伙伴”,通过启发性提问(苏格拉底)、实践体验(杜威)和以身作则(孔子)构建学生的深度认知。“教学技能竞赛不是技术比拼,而是教育哲学的展现——如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她举例说明,教师可通过微型案例、角色模拟等互动形式,将课堂转化为“共同探索的空间”。

直面数字原住民:碎片化时代的教学挑战

针对Z世代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亚赫教授指出当前教育面临的三大矛盾:碎片化注意力、实践需求增加与社交焦虑。“当学生在7-10分钟内失去专注力,课堂必须设计‘呼吸节奏’——穿插提问、视觉化工具和情感共鸣。”她特别提醒教师警惕“伪参与”现象:学生提交精美作业却缺乏实质成果,或因完美主义拖延实践。对此,她提出“最低限度可行方案”,如分阶段任务截止、预答辩减压机制及“发言阶梯”式互动,以降低学习焦虑。

AI与教育融合:从“禁令”到“规则重构”

“我们的任务不是禁止AI,而是重新设计作业逻辑。”利亚赫教授提出三类新型评估模式——禁用AI的基础测试、辅助AI的核查任务及融合AI的能力训练,并强调“AI韧性”原则:作业需包含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的实质性环节,如编辑AI草稿、对比人机解决方案差异等。“AI应成为‘教学外骨骼’,帮助师生从机械劳动转向创造性工作。”

教育者的终极使命:点亮潜能而非灌输信息

在总结中,利亚赫教授呼吁教师关注“强者的短板”:“优秀学生常因害怕失败而回避挑战,这导致社会错失创新人才。”她以莫斯科国立心理与教育大学的课程为例,展示如何通过“批判—法律条文—建设性建议”三阶段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现代教育的质量标准不是讲授多少内容,而是学生‘体验知识’的程度。”利亚赫教授表示。

“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独特的个体都被看见、被听见”。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对提升教学能力具有重要启发。讲座过后,在场中俄教师踊跃提问,与利亚赫教授就讲座主题进行探讨,擦出思想碰撞的火花。

本次活动是深北莫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讲座之一。学术事务部将持续引进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搭建高水平教研交流平台,助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