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海岩应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邀请出席学校发展建设座谈交流会并向师生代表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素养》的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专题报告。
校长李和章,第一副校长谢·尼·伊万琴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超峰以及学校各系、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学校发展建设座谈交流会,与胡海岩进行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李和章代表学校对胡海岩此次到访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胡海岩一直以来对深北莫的关心和支持,并从办学历程、办学目标和定位、大学治理体系、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合作、大学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工作。
伊万琴科在发言中表示,深北莫将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完善相应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胡海岩对深北莫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作为深北莫发起人和见证者之一,学校的发展速度之快让我感到非常振奋,特别是在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令我十分欣喜。”胡海岩说。
胡海岩从“接地气”“望星空”两个方面对深北莫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表示,所谓“接地气”,就是要通过对过去中国百年来和其他国家合作创办高等学校的历史进行回顾,从中总结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成功经验。胡海岩指出,深北莫要深入思考办学理念,借鉴前人经验,汲取历史智慧,立足中俄两国未来发展的需求,精心谋划、培养人才。其次,要“望星空”,即着眼于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宏大愿景,去谋划学校的发展蓝图。胡海岩强调,深北莫应紧跟中俄两国领导人的战略部署,不仅要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俄语基础,更要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为中俄两国的发展输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外交家、政治家等高端人才。深北莫要借鉴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强理工科交叉领域的融合型人才培养。他特别强调,学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后,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并鼓励学生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深造。中俄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上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性正好为打破专业壁垒、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契机,深北莫应该好好抓住这个独特的优势。最后,胡海岩对学校各部门、院系相关负责人就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当天下午,胡海岩在学校礼堂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素养》的学术报告。校长李和章,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谢欢欣,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教务部副部长王茹以及学校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400余人现场聆听报告。
胡海岩从人工智能带来的喜悦、引起的恐慌为切入点,阐释了在当今时代提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及科技伦理的重要性。他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前沿的科学理论和生动的分析讲解,带领与会师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胡海岩指出,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的坚实支撑。科学素养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任何时代都至关重要。
胡海岩引用多个案例,深入剖析了高端装备制造离不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技术等重要的学科分支。他以人类翱翔蓝天的壮举为例,阐明现代力学原理及其计算方法、技术和实验技术如何助力人类实现飞天梦想;又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为例,展示了自动控制学科中的信息采集、模式识别与分析等技术如何引领人类跨越星际。胡海岩强调,在解决复杂的工程科学问题时,需要经历“凝练科学问题—建立简化模型—获取主要规律—提出设计或控制方案—验证和完善设计或控制”这一系列严谨的科学流程。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了重要的助力作用,但要达到最终的设计完善,最终离不开人类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于如何加强科学素养,胡海岩提出三点改革思路:一是根据空间想象(现代几何)、逻辑推理(集合论、极限论)、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总结凝练等能力需求,优化设计课程体系;二是加强力学、工程热物理、自动控制等课程的深度融合和整体优化,精简课堂教学学时;三是增加富有挑战性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他介绍,科学素养重要部分包括了定性判断、机理认知和数据研究。
此外,胡海岩还就“机器能否超越人类”这一话题展开了探讨。他指出,在“数据+算法+算力”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在形成部分“就业替代”,但其相关科技伦理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从科学到工程的发展启示我们,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更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提升科学素养尤为重要,这其中包括增强定性判断、机理分析、数据研究的能力,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导者。胡海岩指出,人工智能在推动高端装备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使系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控制能力,但在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处理临界点、描述多模式运动等方面尚有许多开放问题。
此次胡海岩的学术报告会也是学校第三届知识科学文化节活动之一,在报告会最后,李和章向胡海岩颁发了学校纪念证书、荣誉校友卡并赠送主楼建筑模型。
胡海岩简介: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外籍院士;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洪堡基金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校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等。长期从事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荣获美国ASME Thomas Caughey Dynamics Medal、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