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俄罗斯国际刑法与犯罪学的分析中心在莫斯科举办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国际会议,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25位演讲嘉宾以及超过百名现场和远程听众。
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在会议上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见解,涵盖了国际法、刑法、民法等多个领域。本次会议的发言人和主持人包括莫斯科国立大学(M.V.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国立高等经济大学(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叶卡捷琳堡国立法学院(Ural State Law University)的学者,以及来自各类律师事务所的代表。会议还吸引了俄罗斯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商——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的专家参与。
来自中国、德国、匈牙利、肯尼亚、阿根廷、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外国研究人员也为会议带来了国际视角。如匈牙利塞格德大学法律与政治科学学院国际与欧洲法律系的斯维特兰娜·瓦拉迪教授对欧盟对人工智能的法律监管展开了探讨;阿根廷联邦刑事法院职员玛丽亚·卡塔琳娜·兰古尼对阿根廷在AI法律应用方面的现状与挑战展开了深入分析;土耳其刑法协会董事会成员、土耳其信息技术法委员会成员凯马尔·库姆库莫格鲁就土耳其在AI法律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探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法学院斯科拉斯蒂卡·奥蒙迪教授就如何利用AI提高肯尼亚儿童性暴力受害者的司法公正性进行了介绍。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讲师杨天放作为特邀嘉宾于线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监管》的学术报告。杨天放详细阐述了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措施,并强调了中国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与法律规范并重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详细介绍了我国对相关服务提供者的合规责任,包括算法备案、数据标记质量评估、内容管理和用户保护等方面的制度探索。他指出,中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或可为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提供有益借鉴。
会议反响热烈,多国参会发言人的演讲均对中国经验给予了关注,观众纷纷表示对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监管方面的经验深感兴趣。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尤其是在如何平衡技术创新和法律监管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